幾乎所有出書的作者,都希望書出版後不但可以在全省書店銷售,更希望書能夠賣得好成績--書店與經銷商想的也跟您一樣。對他們而言,架上的書賣出去是錢,賣不出去很可能就淪為廢紙。
市場是現實的,畢竟讀者荷包裡的麥克數量有限,經濟大環境和整體閱讀風氣也都影響著書籍的銷售量。如何在每月數千本出版品中脫穎而出,這是準備出書上架銷售的作者不得不事先思考的問題。
根據經驗,影響書籍銷售量的因素可簡要彙整如下:
(1)定價:
特(低)價可以促銷買氣,但書的內容若無法吸引讀者,價格再低效用也有限;每類書籍也都存在著市場行情價格帶,譬如商業書和電腦書等專業書籍大約都是300至500元之間,一般文學類書籍多位於180至260元之間,實用性或休閒娛樂性質的書(命理、旅遊、食譜…等)也多半不會超過400元。書的定價若要訂高於價格帶,就必須創造較強的「增值感」,譬如以作者名氣、限量出版、特殊裝訂或印製方式、附加精緻贈品…等;反之,定價若低於價格帶,就可能帶動買氣一至三成。
(2)行銷與宣傳:
這對買氣多少有點幫助,但效果並非絕對。宣傳的作用是增加作品曝光率,行銷則在透過價格、活動和通路的經營,並搭配宣傳來引發讀者的購買慾。行銷與宣傳可以讓好賣的書大賣、熱賣、長賣,也可以讓不好賣的書加減多賣一點,或在書局架上待久一點。但行銷與宣傳一來需要預算,二來需要正確的方法(否則只是浪費銀兩),再來也需要作品真的有潛在的欣賞者,其效果才能反映到銷售量上。(註:這個層面牽涉的因素與問題很多,日後會另闢專文來探討)
(3)編印設計品質:
封皮是書籍直接接觸到讀者的第一要素,設計感是否突出、設計風格是否符合作品內容、都對讀者的購買慾會有影響。內頁的編排是否易讀、有舒適或有特色,也對作品的吸引力有加分作用。(註:這部份會另闢專文深入探討)
(4)內容:
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內容是一本書的「牛肉」,因此牛肉的質感、鮮度、口味、料理師傅的名氣、擺盤的方式或定價,都會影響牛肉在消費者眼前的感覺或價值感。是否買下一本書,通常合自己口味(或自己是否需要)會是第一考量,第一考量即使不太強,其他因素(包括前面提到的幾項)也會因人而異地產生不同比例的加乘影響。但第一考量若太弱,其他因素就不太容易發生效用。
 
向讀者推銷你的牛肉,務必要先瞭解讀者的口味與需求。賣書跟賣其他商品差不多,只要是希望消費者把荷包打開,所需要的條件都大同小異。您自己在買一本書時不也一樣嗎?
(2006/11/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費出書找白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