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94歷史在甲午轉彎去白象文化生活館購買本書

甲午戰爭的起因是歷史?宗教?或人性的貪婪?

甲午戰爭為何影響了世界的歷史?

2014甲午戰爭後兩甲子,歷史該有什麼省思?歷史的下一步將走向何處?

 

【導讀】水邊/白象文化資深經紀人


甲午戰役的歷史推理
  
  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
  ──英國歷史學家柯靈烏(R.G.Collingwood)
  
  1894年,歲次甲午。
  在飽受歐美強國欺負、逼迫多年之後,中國與日本兩個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國,原本同為天涯淪落人,但兩國同時痛定思痛,奮進向上,競相從西方列強重金購買大量火砲、軍艦,並派出優秀人才學習軍事知識後,卻意外的沒有合作對抗列強,而是彼此大打出手,結果更跌破眼鏡,震驚全世界,餘震效應動盪數十年。
  甲午海戰,清朝大國慘敗,小國日本不但一鳴驚人,戰勝後仗勢欺壓「東亞病夫」的狠勁著實讓當時的西方列強也自嘆弗如。
  
  2014年,120年之後的另一個甲午歲次,重新回顧歷史,我們才發現,那一場不過幾個月的黃海戰役,原來不只是一場展現人性貪婪本性的戰爭,更是一次世界歷史的大轉彎。
  甲午戰爭,提前為戰敗的清朝敲了喪鐘,「我支那四千餘年之大夢之喚醒」(梁啟超語),讓新中國提前催生。中華民國的創立者孫文在戰前曾上書李鴻章要求滿清政府改革,戰爭發動後,眼見改革無望,便在檀香山加入由楊衢雲創辦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
  日本從一個進中國進貢的蕃屬小國,一躍成為世界強權,軍國主義的種子萌芽,在接下來的五十年間(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到日本宣布投降),「侵略中國」、「佔領中國」成了日本軍國主義不斷擴張的無邊春夢。
  臺灣與澎湖在甲午戰爭後,由中國割讓出去給日本,韓國也淪為日本後苑,中、臺、日、韓四方的特殊歷史糾葛與情結種下共業。沒有人料得到,位置特殊的美麗小臺灣,會在五十年後成為收容中華民國政府的反共基地。而這些侵華戰爭與共產黨掘起、臺灣與中國今日的特殊關係都有密切的關連。
  甲午戰爭,猶如一顆威而剛,將日本變成一頭血脈賁張的猛獸,讓「戰爭擴張論」取得半個世紀的優勢與禍害,世界歷史發展從此以後快速朝西方傾斜。
  試想,如果戰爭結果逆轉,日本落敗,或者雙方勢均力敵,中國歷史可能朝什麼方向發展?世界歷史與現在的現況有會有多大差別?第二次世界大戰會發生嗎?原子彈會墜落日本嗎?
  看歷史,尋反思,訪古覽今,可以讓我們產生更多歷史發展的想像與啟示。
  古今歷史交錯複雜,猶如因果業報不易論斷,但透過推理式的脈絡整理與梳爬,大膽想像、提問,讀史當下,將更能產生辯證式的詮釋,從歷史素材中獲得更多智慧與洞察,即便無法逆轉歷史,也能避免未來走錯方向。
  「為什麼會發生甲午戰爭?」
  這是個蠢問題。有人說,歷史不過是一連串偶然的組合,但即便是天外落下的隕石也有必然的線索可尋,只要我們願意更深入歷史、更深入人性,許多偶然都找得到必然的要件。
  甲午年重看甲午戰爭,讓歷史引領我們回到人性衝突的現場,看見貪婪、自傲與狂妄造成的後果,希望藉由「看見」懂得學習「謙卑」。


   歐洲的關鍵年代


  人類的近代史,在15世紀中葉開始到17世紀末產生鉅變,並影響了至今21世紀的世界樣貌。原本散落各大陸塊各自發展的文明,藉由西方航海家、探險家的探索與尋找,終於建立了「彼此看見」的聯結。西方史觀稱之為「地理大發現」(歐洲人角度),但從人類史觀來講,這應該叫「文明大接觸」。換作是從結果來看,則應該叫「大掠奪時代」。
  「文明大接觸」對全世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歐洲地中海沿岸的經濟活動因此進入了數千年來最活躍的時期。遠洋探索不斷開展,歐洲的帆船隊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橫越海洋的商業活日趨頻繁,海外貿易累積的財富芳香撲鼻,刺激歐洲人不再抗拒原始的掠奪野性,大肆攻佔美洲和亞洲,競相建立政商合體的殖民事業,並促使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加速發展,最終直接、間接地激發了帝國主義。
  「地理大發現」不只讓歐洲人看見世界的多樣化,也讓各地的人們見識到西方進步國家的貪婪凶狠,看見文明衣衫裡的盜匪本性。
  在進入1894年甲午戰爭的歷史現場前,我們得先將時間再往前拉642年,一起來尋找歷史為我們留下的不起眼線索。

那是1252年,地點是義大利佛羅倫斯(Firenze,今日義大利中部)──當時歐洲最強大繁榮的城市之一。

……

  伊莉莎白女王選擇與建立了與「商人冒險家─海盜」之間的關係後,不但確保了政權,也藉此打敗老是仗著教廷施壓的西班牙,進而一躍成為海權勢力的繼承者。

  之後的女王特許貿易經營而成立與掘起的「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據說也是海盜資金成立的,奠定了隨後以貿易建設國家的經營發展藍圖,促使英國在其往後的日子裡,成為貿易世界帝國。「東印度公司」最後成為「國家的代理人」,在屬地行使外交權、統治與軍事等權力,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後來還於1600年底授予該公司皇家特許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壟斷東印度貿易21年。
  1756年,法國在七年戰爭中落敗,將美洲與印度的控制權讓給了英國,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的領土,從18世紀中葉起穩坐世界第一海上強權的位置,也在全球建立一套自己的殖民結構。
  19世紀,北歐的法、英、荷三國開始活躍,主導了大西洋的經濟與殖民活動,對許多國家的影響力延續至今。
  海權殖民模式的掠奪式貿易,成為19世紀民族國家興起與經濟逐漸走向資本主義化的既定運作模式。歐洲諸國建立了一個以武力略奪的世界「進步」模式,世界從此進入一個戰爭與略奪的惡性循環,直到1945年8月6日早上8點15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用於戰爭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投下,8月9日在長崎上空投下,8月15日日本標準時間中午12點,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惡性循環才稍微看到終止的曙光。


   上帝幫西方人開了窗,卻關了中國的門


  暫時離開歐陸的時空,回到甲午戰爭現場:中國。
  十七世紀,東方與西方國家原本已有往來,經貿、文化、宗教等多種交流交織並行著,同時也互相學習。但中國與日本各自於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與1633年起(德川幕府)施行鎖國政策,不再與西方世界往來。此舉,讓中日兩國失去看見西方快速進步的機會,直到百年之後,才被船已堅、砲更利的洋人轟開門戶。
   如果沒有鎖國政策,東西方的經貿交流能順利進行,當時正發展出現代商業模式與科學不斷進步的西方文化,應該很容易在交流中被東方看見及學習,百餘年後應不會產生日後懸殊的戰力。通商順利,戰爭的必要性也可能大幅降低。
   鎖國政策,創造了東西方發展的落差,正是這封鎖與落差讓甲午戰爭有機會發生,讓世界歷史向不斷征戰的方向轉彎?
   但嚴格說起來,中日兩國之所以要鎖國,肇因其實是宗教與文化的衝突,在中國,當時的引火線叫「禮儀問題」。
   「禮儀問題」是指中西方對禮貌的認識與作法有極大的文化差異嗎?非也,「禮儀問題」指的是「在中國的天主教徒到底能不能祭天、祭祖、祭孔?」

……

   至於日本,鎖國政策施行得比中國還早上百餘年,前後歷經約兩百年。第一次鎖國令於1633年江戶時代德川幕府頒布,當時由於葡萄牙傳教士到日本長崎市一帶傳教,不少日本民眾信奉天主教,後來江戶幕府實行禁教令,還為了阻止外國傳教與西班牙及葡萄牙斷交,只允許荷蘭船隻進行貿易。
   後來一艘英國船費頓號僞裝成荷蘭船駛入長崎,並脅持長崎奉行所的職員要求給予食物、水和柴薪,當長崎奉行交出這些物品後,英船便揚長而去,此件恥辱的事件造成長崎奉行松平康英切腹,此事件讓震怒的幕府下達了「異國船打退令」(又稱「無二念打退令」),下令所有外國船隻一靠近日本本土就予以炮彈攻擊,促使了日本的完全鎖國。
   1633年起,直到1854年美國以鐵甲軍艦迫使日本開放國門,日本歷經了200餘年的孤立狀態,也造成了日本的落後。最終,明治維新使日本徹底擺脫了這項國策,並通過全速從西方引進先進技術與文化實現了日本的近現代化。
   歐洲國家自基督教統治以來,就是政教難兩分的地方,因此西方傳教士自十六世紀起會藉著歐洲殖民主義向世界各地傳播其信仰,這似乎也順理成章。歐洲以船堅砲利殖民文明發展較落後的社會,這時候傳教士順便帶來的信仰就顯得尷尬。中國與日本因為有悠久的文化與思想,因此對於才發展一千多年的基督教自有不同見解,自然容易讓傳教士碰釘子,在不堪其擾之下,索性關了大門,也關了搭上西方文明進步便車的後門。只是任誰都沒想到,數十年後再次扣門的,不是傳教士,而是打著通商旗幟硬闖進來的火砲與鐵甲軍艦。

……

   平心而論,若中國沒有因「禮儀之爭」而大門深鎖,也許自由貿易確實能避免戰爭發生。但自1415年葡萄牙首次征服非洲的休達,開始嘗到透過海權擴張,離開擁擠的歐陸,靠著航海大發現尋得及佔有甜美多汁的殖民地時,「打贏就佔領」的殖民主義在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後,恐怕早已凌駕「自由貿易」的想法之上。
   吊詭的是,馬丁.路德揭諸《聖經》中「因信稱義」的理念想走出有別於腐敗的羅馬教廷的「新」路,歐陸海上強權無論從葡萄牙、西班牙到荷蘭與英國,都並未讓世人看到他們憑信仰「義」助世界,而只看到火砲不斷進行著不義的侵略。
   這是殖民主義,是自由貿易之戰,還是另一種隱性的宗教戰爭?歷史軌跡一塊塊拼湊起來,還真是讓人看得霧煞煞。
  但回到歷史原點,一個問題令人好奇:為何不論羅馬天主教或後來的新教信奉者,對於到他國掠奪、殺人這件事如此「無感」?試想,如果中國是個天主教國家,或至少與羅馬教會與新教交好,砲火會這樣打進家門嗎?
   另一方面來看,如果沒有新教推動的宗教改革,重商主義或許不會這麼快速盛行於歐洲,進而讓貿易擴張的需求也跟著無止盡擴張。
   現在天主教在台灣允許(以紀念之名)祭拜祖先,換言之,「利瑪竇規矩」終究還是在非西方國家中被遵循了。早知如此,若當時到中國的傳教士不要在「禮儀問題」上鑽牛角尖,鎖國、通商戰爭、甲午戰爭、世界大戰……或許就都不會發生吧?
   因為「通商」、經濟利益的目的,「軍事行動」獲得合法理由。這在所謂的西方進步國家、法治社會中,似乎已是被默認的真理,有人認為,直到21世紀依然如此。
   「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告訴我們,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的巨大連鎖反應。經典的白話這麼講: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在德克薩斯(美國)引發龍捲風嗎?
   答案是:可能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歷史:
   甲午戰爭真正的「起因」在哪裡?
   如果沒有發生甲午戰爭,或者戰爭結果沒有如此巨大的落差,世界今天又會是什麼模樣?數百年前的陸上強權中國,會遲到21世紀才「崛起」嗎?
   這些問題或許另會有多種討論方向,正確答案或許很難找到,也許根本沒有,但尋找答案時,好奇的人絕對能經歷到的他人無法體會的好風景。
   知名的歷史學家柯靈烏說,歷史不只告訴我們人類曾經做過什麼事,歷史還告訴我們:人是什麼?
   或許正因為如此,日本至今仍有篡改那一段軍國主義擴張歷史的舉動。甲午戰爭讓日本軍魂著了魔似地以向外侵略為樂,二戰投降後大夢驚醒,從1894年8月1日在甲午戰爭中向中國宣戰,到1945年8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這整整51年間被「魔戒」迷亂心神的歷史,實在羞於承認。
   這51年,臺灣在日本統治下經歷了現代化過程,日本與臺灣之間產生了特殊的主僕情結,民主臺灣與共產中國之間也意外留下一個「統一」「獨立」的難解議題。
  我不是歷史學家,只能從看得見、找得到的歷史資料,抽絲撥繭地整理出一些和甲午戰爭相關的脈絡與故事。歷史資料的正確性,我也只能盡量引用到尚稱合理且符合邏輯的地方。至少期望可以藉此展示一個較寬廣而全面的脈絡,讓我們藉由那場發生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走進人性的發展歷程裡,看看還能留下什麼省思。
   往前看歷史,向後造命運,百餘年前的甲午年,祖先們留下的共業,還是要靠後人用智慧來渡吧。渡過彼岸,歷史或許又要再轉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費出書找白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