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有位農夫來到佛陀座前,向佛陀傾訴生活的種種煩惱並詢問解決之道。

佛陀回答:「很抱歉呀!我無法幫助你解決這些痛苦。」

「佛陀,您是偉大的導師,一生都在教導弟子離苦得樂,解脫煩惱不是嗎?」農夫不解地說。

「親愛的老農,事情是這樣的,所有的人類都有八十三種煩惱。這些煩惱來來去去,有時解決了,但很快又會生起其他的煩惱。活著,就都有這八十三種煩惱。」

農夫更加不解:「那您說一大套的道理又有什麼用呢?」

佛陀答道:「我的教法雖然無法解決這八十三種煩惱,不過也許能幫助人們解脫第八十四個煩惱。」

農夫急著問道:「那第八十四個煩惱是什麼?」

佛陀答曰:「第八十四個煩惱就是『我根本不想要有任何煩惱』。」

 

佛法只在生活裡

佛陀離我們很近,心靜下來,他就坐在你旁邊。

佛法並不複雜,簡單講,就是教你快樂生活的方法。

多數人將佛等同於「宗教」,因而被許多宗教儀式與教條,以及揉和民間信仰與道教的錯誤觀念給迷惑,反而無法真正看清楚佛陀教導我們離苦得樂的本義。

宗教要求人們崇拜神祇,絲毫不得輕慢。聽話的,神會給你賞賜與應許。

佛陀則教導人們看見自己,見佛殺佛,才能明心見性,自在快活。

有心人,總要將佛陀的教誨神祕化,講道也講得人們有聽沒有懂,好像這樣才能彰顯自己的成就與不凡。

另有一種偏好「步佛足跡」的行者──譬如像了空無雲和尚與釋慧空──反過來愛用普通白話幫助人們直接把握佛法的本意,他們相信,佛法本來就是生活智慧法,佛法修行說穿了就是「落實在身心二法的觀照」。

《大悟自在.步佛足跡》一書,便從此處下手,以寬廣、細膩、活潑且生動的方式,引領讀者回歸佛陀最原始的教法,看見人自己的本來面貌,放下我執,自然得樂。

正確且專注地修行,煩惱自然不生,不用靠誰加持灌頂,不用買任何一種虛妄的護持祈福珍寶。

 

我執,我樂,我苦

人人都喜歡快樂,不愛痛苦。

但吊詭的是,人愈想離苦得樂,我執就愈重。

佛陀透澈人的存在困頓與窘境,於是以最後的箴言提醒人們「身苦心不苦」的道理。

「因為,已經破除無明,澈悟生命真相,身體、生理雖有病苦,但已然不會引起任何心理、精神層面的憂悲苦惱了。」了空無雲和尚與釋慧空如是說。

是的,因為「我執」,煩惱的種子有了沃土,無數的煩惱得以任意發芽。

反之,離開我執,丟棄我執,佛性自在,自然就踏在佛陀走過的足跡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有很多煩惱,不知如何消滅。」

若拿掉「我」,再多的煩惱豈與你有關?

但說得容易,放下「我執」何其難!西方哲學家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人們總享受著「我在」之樂,卻不知「我在」亦是萬苦之源。不知道,就不會放下;知道了,也學不會放下。

因此佛法變化萬千,幫助有緣眾生從不同角度入手,各取所需。

 

寬恕別人,解脫自己

了空無雲和尚與釋慧空的第一本書是《見緣起即見佛》,該書發行後,竟打破以往佛學講道著作不好賣的刻版印象,很快賣光並再版。由於作者也常到幾所監獄裡和受刑人分享佛法生活智慧,加上作品易讀也易懂,因此也常有監獄量購訂單。

了空無雲和尚說:「在我的觀念裡頭:世間沒有絕對的壞人,只有無明、可憐的人;只有被情緒綁架、被觀念卡住的人。每個人都是觀念、情緒的受害者,都是被貪瞋痴所殘害。所以無知才是根本罪源。『寬恕別人,解脫自己』是我從小的理念。」

釋慧空亦體悟到:「心是經驗的本源,改變心的認知方向、改變認知的著力點就能改變所有的經驗品質」。

心的觀點變了,人們經驗的一切也跟著轉化。轉念,讓人們用新的視角重新解釋經驗,因而看見嶄新的世界。

 

科學、哲學、佛學,聽故事最好學

在《大悟自在.步佛足跡》一書中,作者維持其寫作特性,從哲學研究背景,經由根本佛法、心智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融論證,以日常語言將佛陀教法解說得易懂易行。

與佛陀說法一樣,作者十分善用故事對比闡釋,讓讀者更容易進入解說議題中,如同現在人們常由網路TEDx talk演講,自然而然就被引領走進一間生活佛學講堂,彷彿坐在佛陀希達多太子的身旁,一同修習自在生活的法門。

試讀幾段:

 

有一次禪坐時,負責計時的師父沒有確認計時器的設定,結果計時器跳了一秒就停掉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家都專注在禪坐冥想中。結束後,靜坐學員們相互檢討、分享心得。有的人說,到後來生理時鐘警醒,腦中開始出現不同的念頭、想法「怎麼今天的四十分鐘這麼久呀?」有的說「以為大家私底說好了,要延長靜坐為一小時沒有告訴他」,許多人在靜坐後期腦中出現許多自己的想像……,最後有人按捺不住,開口問:「時間還沒到嗎?」結果是計時器沒有設定好。

我們常常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必須要運用想像的能力,來給自己合理的說明。想像、推理、各式的想法、憶念充斥在腦中;平心而論,許多的創新都是先由想像而來,進一步轉化成實際的作為。

但我們也看到許許多多的誤解、誤判,也都是想像出來的。許多團隊工作,如果溝通不好,好比說「我以為你會負責聯絡相關人員,怎麼知道你不曉得?」這個「以為」往往都是自己的想像,不是確認;沒有確認就認為事情會如何如何?都是意識妄執在過往的經驗中,來推論想像當下;很多事情會出紕漏,也往往如此。

 

本書從浩瀚的三藏十二部經中提取佛陀的修行要義,讓隱微已久的明珠重顯光華。白話講解,搭配具體實用的修習方法,融入生活、時事、寓言故事,易讀易懂。

全書上下兩冊,藉著「苦集滅道」四個修行真理的大架構,來闡述佛陀的核心教法,將佛法與現代生活型態相結合,從如實知苦、探索痛苦的原因,到止息憂悲苦惱,引導讀者「步佛足跡」,最後以八正道的修習方法來契入涅槃,抵達離苦得樂的解脫境界。

 

步佛足跡,邀您自在同行!

 

 

(責任編撰:白象文化.水邊)

undefinedundefined

《大悟自在.步佛足跡》

博客來:https://goo.gl/Nae95Z

商店街:https://goo.gl/8JqC9k

 

關於作者

了空無雲和尚

佛學家。自幼聰穎勤奮,精研佛理、中醫,曾被已故的國語日報社盧總經理譽為「神醫」。同時還精研武術,赴日特訓。

在台開創星流派復國實戰空手道總館,武藝高超禪武合一,達至空手道九段。之後,放下俗世一切出家修行,近乎歸隱山林。

出家近四十年以來,博覽經藏,教化無數弟子。

近年不僅教導向學佛法者邁向解脫之道,更秉著地藏王菩薩的精神,於矯正機關各監所教化收容人,孜孜不倦。

2008年榮獲教育部社教公益個人獎、2009年榮獲中華民國第八屆金舵獎、2011年續獲教育部社教公益團體獎,足見法師用心於社會教化,成果卓著。

現為真如佛教研修學院院長、社團法人台灣佛學心理輔導學會理事長。

 

釋慧空

台大政治系公共行政組畢業、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課程修畢。專修根本佛法、心智哲學與認知科學哲學。

從踏出台大校園後,徵得父母家人同意即進入台灣雲居山真如禪寺了空無雲 上人座下修行。

興趣於意識流的研究,2008年參加國際意識科學研究學會,在高度篩選下,以Is the Mind equal to the Brain? 論文入選,之後結束學術研究,常住僧團專心修行。

近年來亦將生命奉獻於矯正機關的教化課程,2015年榮獲中華民國第十四屆金舵獎;有感於了空無雲上人所說:「寬恕別人、解脫自己」給別人一個良善的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看見內在生命良善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費出書找白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