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Print On Demand)就是一般俗稱的少量印刷啦。就是強調一本也能印的超彈性、零庫存印製服務。
POD其實是一種高品質的列印模式,先進的POD機器可以用一台機器讓你的書稿從Input進去,Output出來的就是一本印製裝訂好的書,印起來就跟您用黑雷或彩雷印的差不多。
我在2004年剛成立「印書小舖」時,就知道有POD的「革命性」印製模式。我對POD採取好奇的觀望與瞭解態度。幾年過去了,POD顯然沒革到誰的命,反而有點半死不活的樣態。
據說POD印廠的業績不太好,這是可以理解的。基本上少量印製本來就無法產生大量利潤,薄利又無法多銷(印)的模式,對消費者真的很便利,卻對業者很不利。況且,POD與以前在影印店影印裝訂一本書其實差不多,那麼若真的只要少量印製,為何要找POD?也難怪現在許多影印店都開始提供POD服務了。
- Dec 07 Mon 2009 12:31
你POD了嗎?
- Dec 07 Mon 2009 12:27
要裡子也要面子-封面設計與文案
書,是有穿衣服的。
就像一個人若要跟人發生良好互動,只有一肚子內涵卻沒穿衣服或穿了不得體的衣服,都會讓互動打折。
書的衣服就是書皮。它包括封面、封底、書背、前後折口這些基本區位(若是軟/硬殼精裝書,就沒有前後折口)。
小舖對一本書的設計,都相當尊重作者的想法與風格。不過其實多數作者對於自己這本書的封面應該長什麼樣子,多半都沒有什麼意見或概念。有些作者相當有個性,他們認為讀者跟他們一樣,只在乎書的內涵而非外貌(會這樣想,多半對自己的內容也有相當自信),因此就不太注重封面設計,或者只願意在封面上擺上兩三句精緻得讓讀者一時看不太懂的詞藻,也不太採納小舖的建議,書上架後買氣果然低迷。
- Dec 07 Mon 2009 12:23
書要賣得好,需配合哪些條件?
幾乎所有出書的作者,都希望書出版後不但可以在全省書店銷售,更希望書能夠賣得好成績--書店與經銷商想的也跟您一樣。對他們而言,架上的書賣出去是錢,賣不出去很可能就淪為廢紙。
市場是現實的,畢竟讀者荷包裡的麥克數量有限,經濟大環境和整體閱讀風氣也都影響著書籍的銷售量。如何在每月數千本出版品中脫穎而出,這是準備出書上架銷售的作者不得不事先思考的問題。
根據經驗,影響書籍銷售量的因素可簡要彙整如下:
(1)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