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演奏博士林逸軒,帶你重新認識古典樂

中西方文化交流,臺灣帶領亞洲新航向

 

(轉載自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211 18:04:37)

  《律呂纂要》是清代介紹西方音樂理論的重要著作,復古演奏小提琴家林逸軒博士以及中文作家陳綏燕老師,兩位熱愛藝術及文化人聯手將其譯成《東方樂珠──白話律呂纂要》,讓我們再一次透過音樂驚嘆與發現歐洲航海時代各領域的文化連結與偉大輝煌。 

 

圖/白象文化出版提供

 

  林逸軒博士說,如果以西方音樂史發展,其中以文藝復興(1400-1600年)、巴洛克時期(1600 - 1750年)最為重要,在東方的中國,以大清帝國(1636 - 1912年)時期為主要輸入期,因而西方樂理被記載在於當時的官方書籍,其中以四庫全書《律呂纂要》上下篇最為具有象徵性。所以,以新譯的《東方樂珠──白話律呂纂要》為基礎,可以重新創造東西方音樂以及用復古演奏精神,開啟二十一世紀 “新”古典音樂的樂章,並且重新思考作為華人學習西方音樂的源頭與意義,領悟西方音樂與東方歷史交會的價值。

  逸軒博士又說,歐美復古演奏及早期音樂或古樂(古樂一詞最初來自日文漢字翻譯,因日本此產業在亞洲發展之早)的發展於定義盡不相同。前者是以學術的角度尋找20世紀追尋的智慧,後者則是業餘愛好音樂人士為出發點,本同末異。但又以大家熟悉的古典音樂平行發展到了半世紀之久。所以歐美「早期音樂復興運動」(Early Music/Historical Performance)音樂即是現在當下臺灣流行的巴洛克古樂潮,因臺灣政治因素,國立故宮博物院有收藏的清代文物再加上也曾經納入清朝版圖,以中西方文化在當時的歷史交流,從臺灣的角度領頭出發再適合不過了。 

  《東方樂珠──白話律呂纂要》雖是當時的西洋樂理書籍,經由兩位作者以熱愛歷史及文學執筆,明白曉暢,容易閱讀,可視為一本中西音樂科普書,讓人重新認知何謂古典音樂的思維,以及探討身為臺灣人為何學習古典音樂。逸軒博士受歐洲「早期音樂復興運動」精神影響,從大眾化的小提琴演奏演變成復古的巴洛克時期音樂演奏,除了連結清朝和同時期的歐洲音樂與文化外,更意在創造獨屬於臺灣人特有的巴洛克古樂風格,創作有〈法國組曲之三太子〉等「臺味巴洛克」,進行中西與古今的融會。 

〈法朗西斯組曲-三太子〉作曲 林逸軒

〈法朗西斯組曲-三太子曲段〉作曲/林逸軒 https://youtu.be/4f0OBFwpSlM

 

〈法朗西斯組曲-布雷舞曲〉作曲 林逸軒

〈法朗西斯組曲-布雷舞曲〉作曲/林逸 https://youtu.be/QCGJ7k6jlGY

 

  林逸軒博士希望以《東方樂珠──白話律呂纂要》作為啟發,呼應其他專業領域一起探討與研究亞洲年輕一代學習古典音樂的源頭歷程,並讓全世界了解,臺灣除了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領頭,當今也能創造屬於亞洲人所擁有的巴洛克古典音樂。

Magdalena Period Ensemble 瑪格德萊娜復古演奏樂團(鋼琴前居中站著的演奏家為林逸軒)

註:鋼琴前坐著的演奏家手持樂器為魯特琴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rbo

 
採訪報導

 

【購書連結】

Pchome:https://www.pcstore.com.tw/elephantwhite/M82633943.htm

蝦皮:https://reurl.cc/DdxvD6

 

撰文者:小白象

arrow
arrow

    自費出書找白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