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樂思

在德川幕府時代,米澤藩從始祖上山謙信時期擁有200萬石土地,直到上杉鷹山從第九代藩主上杉重定(上杉鷹山的岳父)手中接下時,只剩下15萬石,已經瀕臨破產。
一接手米澤藩,上衫鷹山當下就面臨「還地給幕府」或是「硬著頭皮撐下去」這種兩難的抉擇。
不,我不會把米澤藩還給幕府,我一定要設法讓米澤藩起死回生。上衫鷹山暗自決定著。「我應該怎麼做呢?
上衫鷹衫環顧現況,上衫家從開藩以來家臣人數是始終維持在六千多人,直到即將破產的現在,家臣人數也維持在五千人。一個收入十五萬石的地方卻要支付將近十三萬石員工薪資,天底下哪有這種企業?
再者,上衫家上上下下仍舊維持貴族奢華的排場與生活習慣,每年祭祀儀式依舊鋪張浪費。
最糟的是,為了支應入不敷出的財政窘境,上衫家想盡辦法增稅,這讓許多受不了重稅的平民百姓不是舉家逃到他藩,就是忍痛溺死剛出生的嬰兒,這使得藩內可事生產的人力越加減少,財稅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上衫鷹衫決定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想進行改革,當然要先了解問題所在。
首先,他傾聽諫言、深入民間,找出根本問題關鍵。
(深入基層,找出問題核心)
上杉鷹山正想從書中苦思出改革政策之際,屬下上佐藤文四郎捉著他手到某戶藩民家,讓他親眼目賭,一家人夜深時點著燭光汗流浹背地工作,忙到沒空趕走蚊子,只能任憑它虰咬,然而藩民們鎮日工作掙得的薪水卻少得可憐,現在還得被減薪、加稅,教他們該如何生活?身為藩主,理當責無旁貸帶領老百姓脫離貧困生活才是。
找出問題關鍵後,就需要合適的人才來執行。

其次,他大膽重用被保守派勢力列為「黑名單」人才,禮賢下士。
(尋覓人才,破格晉用)
上杉鷹山聽從屬下上佐藤文四郎建議,找來一群因擁有強烈正義感導致人際關係不佳的「黑名單」忠臣,運用此點特色杜絕裙帶簽扯、人際關說所帶來的改革阻力。
接下來當然是要針對問題擬定解決方案。

第三、針對所有關鍵問題擬定改革策略對症下藥。
(擬定政策,對症下藥)
想要改善財政赤字,「節流」絕對是首當執行的。
上杉鷹山改革計劃從緊縮日常生活做起,食:所有人每餐只能吃一菜一湯;衣:大家都禁穿絲織物,改穿棉織物;住:除經常使用建築物外,其他一概不淮修理;行:神宮參拜不必派使者前往,由駐守人員出席;育:後宮婢女減為九人、禁止過節互相送禮;樂:暫停所有慶典與宗教儀式,徹底推翻貴族階級講究排場與重視外觀的生活習慣。藉此頒布禁令,節省開支。

要改善所有藩內居民的生活,設法「開源」才是王道。
他將開源改革計劃分為「產業發展」與「意識形態」兩方面雙管齊下的。
【產業發展方面】
1. 改種經濟作物
栽培像是可製作漆的漆樹、可養蠶的桑樹等具經濟價值的作物開始,然後是以經濟作物為原料製造附加價值較高的商品銷售。
2. 引進技術人才
他派人打聽日本各地的頂尖產物,從當地引進人才進行技術轉移。例如小千谷的織布技術是日本頂尖的,就派人到小千谷調查那兒的織布匠每月收入多少,然後出比他們的收入多二倍甚至三倍的錢,請他們到米澤藩來工作。
3. 充分運用閒置勞力
運用藩內大批藩士(文書官)、武士進行種植高經濟價值的植物,藩士家裡的老人小孩可以養鯉魚,女眷則可織布紡紗。

【意識形態方面】
1. 設法增加藩內人口
由於男性是主要的勞動人力,過去高賦稅時期留下的殺嬰習俗,造成男性人口多於女性,導致許多男子娶不到妻子。為了增加藩內的勞動人力,上杉鷹山下令嚴禁殺嬰,並從外地引進女人將勵生育。
2. 禮聘名師民間興學
深知「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沒有學校,就不會有人才」的上杉鷹山,不但具備重視教育、尊師重道的精神,更打破現有框架,開放所有藩民子弟入學就讀。他設立「興讓館」等教育機構,改善百姓的知識水準,讓他們有能力藉由知識的力量改善經濟生活與。
有了改革方向,就當朝目標全力以赴。

第四、他充分授權規劃改革計劃,全力支持謀士苦心擘畫的改革藍圖。
全力支持,充分授權
杉鷹山規劃改革計劃前,早已預料既得利益者的老臣們會大力反抗,所以將監督重責大任交給老臣色部照長,美其名為監督,其是行背書之實,更無所畏懼說:「米澤藩有資格推翻我的,是老百姓,不是重臣」;也不因例外事件(老婢女的養女裁員風波)來影響苦心規劃改革藍圖。

第五,他自砍薪俸、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大儉令」帶領所有人開流節源。
以身作則,表現決心

上杉鷹山仔細地看完改革計書後說:「我是藩主,必須帶頭縮減開支。這個改革計畫雖然把後宮婢女減為九人,可是這樣還不夠,因此,我決定將我的生活費調降成二百零九兩,和以前一樣。」

 上杉鷹山

改革過程遇到阻力是理所當然的。
要讓習慣蹲距不動的保守派「老金魚」動起來,實在需要一些技巧。
當上杉鷹山逐條宣讀改革大綱後,本來靜靜傾聽的藩士,開始有人竊竊私語起來。
因在改革階段最難說服既得利者貴族們與保守的藩民,面對保守勢力毫不留情的嘲諷,他處變不驚,沉著面對所有突發狀況;與「老金魚」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他積極迎戰,打破傳統集合所有武士來到大廳,當眾宣示未來大志、公開財政收支,充分展現了他亟欲改革的決心與獨特的領袖魅力。

要面對藩內七位既得利益的前朝重臣聯合抵制與逼退,更需要高超的智慧化解。
執行改革階段有七位重臣抗拒改革,用計讓上杉鷹山身邊重臣誤以為不用早朝,趁著上杉鷹山無人援助的情況下聯合逼退,上杉鷹山「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態度沉著面對「七重臣」的預謀,順利化解米澤藩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
無論任何難關,上杉鷹山都倚靠勇氣與智慧,逐一搬開阻擋改革的巨石。

三十四歲時,上衫鷹山決定將藩主的職位禪讓給岳父上衫重定的親生兒子上杉治廣。從十七歲接任藩主起,回顧十八年的藩主歲月,他將米澤藩從一個瀕臨破滅的灰暗國度起死回生,建設成豐衣足食、文教大興,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國。

他是美國總統甘迺迪「最景仰的日本人」
美國第卅五任總統甘迺迪有一次在會見日本記者團時,被問了一個問題。「你最敬仰的日本人是誰?」甘迺迪不加思索地回答道:「上杉鷹山。」聽到「上杉鷹山」這個陌生的名字,那群日本記者紛紛交頭接耳,「誰是上杉鷹山?」

名符其實的「聖人之政」
無視於美食、華服、女色,為了米澤藩的未來,上杉鷹山自甘儉樸。他廣納各方知識,提出深具遠見的經濟觀,進而有系統的從技術與資源多管齊下;另方面則來自他勇於接受新觀念,從最根本的意識形態出發,進一步挑戰封建制度,不僅著眼於意識形態,更勇於採取具體行動全盤改革,使得他的改革有著出色的成果,讓原本瀕臨破產的米澤藩成為人人稱羡的桃花源。他甚至提前退隱,重現中國數千年前的「禪讓政治」。這份無私為民的以及不戀棧權位胸襟,留下以「民本」思想出發的「傳國之辭」。
時至今日,他的宏觀、遠見與胸襟仍令人讚佩不已,實足為當今台灣政經典範。

《聖人之政──改革明君上杉鷹山》呂理州◎著,白象文化出版發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費出書找白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